您的位置 首页 初基学佛

修行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烦恼。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烦恼。

文章目录[隐藏]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一日不起烦恼,是要连贪烦恼也不生起、痴烦恼也不生起,才算是修行。比方说,面对美味的食物,若没有节制地开怀大嚼、也没有受到旁人的阻止,则虽没有嗔烦恼,也不是修行,因为自己已被贪烦恼所迷了。同样地,如果贪一时之快而罔顾因果,则是与痴烦恼相应了。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嗔痴烦恼。因此,若能做到烦恼不生起,便不用著意于修行的细节,这种以目标为本而提倡“一日不起烦恼,便是修行”的见解,本来是合理的,然而若错解烦恼的定义,则会衍生流弊。有一个譬喻,说把欢乐带给他人,就像向人洒香水,自己也会沾上一身香气,让自己生活在愉快的氛围之中,所以弥勒菩萨亦以大慈兴乐作为其修行法门。然而,有一种狭隘的看法,认为能不动嗔念、保持心境愉快,就等于不起烦恼、就不用修戒定慧,却是一种谬误。诚然,若动念起嗔心,是烦恼的表现;如能为周遭的人营造愉快的环境,则是一种功德。可是,这种看法只讲求不起嗔烦恼,而忽略了贪、痴烦恼。若只需心境愉快、嗔心不起便算是修行,则悉达多太子在宫廷中已过着这样的生活,何需舍弃王位、过六年的苦行生活呢!

在佛世时,有一种思想,不相信有来世,认为人只有一生,应尽量的享受,才不枉此生,佛陀指出这种想法没有考虑因果业力,是一种断见。所以“一日不起烦恼,便是修行”,不单指嗔烦恼,还包括不起贪烦恼和痴烦恼。如果放纵自己的行为,只求一己的顺心而任意行事,甚至引导他人过放逸生活,还以为这样就是不起烦恼、就是在修行,便走错了方向。一日不起烦恼,是要连贪烦恼也不生起、痴烦恼也不生起,才算是修行。比方说,面对美味的食物,若没有节制地开怀大嚼、也没有受到旁人的阻止,则虽没有嗔烦恼,也不是修行,因为自己已被贪烦恼所迷了。同样地,如果贪一时之快而罔顾因果,则是与痴烦恼相应了。再与五戒相对照,五戒要求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一个人任意伤害众生、随便把公物据为己有、贪享众人之福、满口媚言绮语或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虽看似不起烦恼,实是没有惭耻之心,更惶论修正自己的行为了。

贪欲

所以“一日不起烦恼”,要包括贪嗔痴三方面,一日之中,乐行布施、谨慎持戒而不被贪烦恼所转,安受忍辱、勇猛精进而不被嗔烦恼所动,摄心禅定、住于般若而不被痴烦恼所迷,这样不起烦恼,才是修行。进一步说,横向的“一日不起烦恼”是要令自他不起烦恼,若因自己的行为而侵损众生,把烦恼转嫁给别人,则这一天已不是不起烦恼了:例如自己不做家务,只沉迷于电脑或电视之中,把家中杂务推给父母或配偶,虽然他们不会因此而起嗔心,这种放逸行为便没有修行了。

纵向的“一日不起烦恼”则包括当日的不起烦恼和来日的不起烦恼,如果先使未来钱,胡乱花费以满足一时的购买欲,因而入不敷支甚至债台高筑,则只是把烦恼的后果推迟,来日所承担的烦恼将更大!总括来说,“一日不起烦恼,便是修行”是意味着自己不因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际遇而起贪嗔痴等烦恼,自己和其他众生也不会因自己这一日的行为而于当日或来日生起烦恼困扰,则这一日的所作所为才与戒定慧三学相应,能如是行,便是修行。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一切知见和法义依佛陀说法为准,谨遵南无释迦牟尼佛教戒!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xuefo

为您推荐

加持

我们害怕疫情, 难道不惧怕无常吗?

要想出离生死,达到常乐幸福,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佛修行。

出家

全身心接受佛陀法露,竭尽全力依教奉行,才叫珍惜

今生不珍惜,真的就没有机会了,佛陀说的都是实语,从来不会欺骗众生,我们必须珍惜!

佛门

成为佛化家庭难吗?我是这样走出灾难回归正途的

作为一名佛弟子,面对这样的惨境,如何能破局?

迁意修

要迁转把持固定理念意识于行持,把“迁意修”落到实处

一定要真正严格按照佛陀教诫,迁转把持固定理念意识入于行持.......

修行

我业力这么重,今生还能成就吗?

“我业力太重了,黑业深,我能成就吗?”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